2000万个屎币五年后

五年前买了2000万个屎币的人,现在过得怎么样了?

“你还记得五年前那个疯狂的暴富梦吗?”

2021年,一个名叫小张的普通打工人,把辛苦攒下的5000元积蓄,全部换成了2000万个当时炙手可热的“屎币”(SHIB)。朋友笑他傻,家人骂他疯,但小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!”

他无数次幻想过——当屎币涨到1分钱,他的5000元就会变成200万元;涨到1毛钱,就是2000万;要是真像网上说的涨到1块钱?他连呼吸都急促了:“那就是两个亿啊!”

五年来,小张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行情。币价涨了,他兴奋得吃不下饭;币价跌了,他焦虑得睡不着觉。那颗被暴富梦点燃的心,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反复灼烧。

今天,我们找到了小张。当被问到“那2000万个屎币怎么样了?”时,他苦笑着打开账户——当初的5000元,现在只剩不到500块。

从巅峰到谷底:一场价值千万的“过山车”

时间拨回2020年,SHIB作为新晋“模因币”横空出世。创始人Ryoshi声称要打造“狗狗币杀手”,而它真正引爆市场,全靠一个男人的一条推特——埃隆·马斯克。

2021年,马斯克一句“我正在寻找一只柴犬”,让SHIB瞬间暴涨400%。同年10月,SHIB迎来历史最高点0.000088美元。如果你当时手握2000万个SHIB,账户余额将高达17600美元(约合人民币11万元)!

无数像小张一样的普通人,在那一刻看到了阶层跃迁的希望。他们一边刷着“SHIB 1美元”的幻想帖,一边把工资、存款甚至借来的钱全部投入。“币圈一天,人间一年”的暴富神话,让每个人都红了眼。

狂欢之后,只剩一地鸡毛。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整体遇冷,马斯克不再发声,SHIB价格一路暴跌。五年后的今天,SHIB价格仅为0.000007美元,较高点跌去92%。

残酷的数字背后,是无数破碎的暴富梦: - 当初的2000万SHIB,市值从巅峰的11万元缩水至不足900元 - 五年前能买一部iPhone的钱,现在只够吃一顿火锅 - 那些借钱炒币的人,至今仍在打工还债

为什么暴富神话总在重复,却无人真正获益?

当一种投资被冠以“信仰”之名,危险就已悄然降临。

SHIB的崛起并非偶然。它精准踩中了三个时代痛点: 1. 疫情下的财富焦虑:全球大放水时代,普通人害怕现金贬值,急于寻找“快速增值”通道 2. 社交媒体的造神运动:马斯克等KOL一句话就能让币价飙升,制造了“大佬带飞”的幻觉 3. 人性深处的贪婪:“万一实现了呢?”的侥幸心理,让理性思考让位于FOMO情绪(错失恐惧症)

然而历史不断证明: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某种投资时,往往就是离场信号。 无论是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,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,还是2021年的模因币狂潮,最终收割的都是最后一波接盘者。

更残酷的是,在这场零和游戏中,真正稳赚不赔的只有三类人: - 项目方:通过“销毁机制”“流动性挖矿”等噱头吸引接盘侠 - 交易所:无论涨跌都收取交易手续费 - 提前布局的巨鲸:早在暴涨前就已低价吸筹,高位抛售套现

写在最后:投资是认知的变现

看着账户里缩水90%的SHIB,小张终于明白:“当初以为自己在投资,其实只是在赌博。”

五年时间,如果他将5000元定投指数基金,按年化8%计算已增值至7300元;如果用来学习职业技能,可能早已升职加薪;哪怕只是存在银行,至少本金无损。

而现在的他,不仅损失了金钱,更浪费了最宝贵的资产——时间与机会成本。

真正的投资智慧,往往藏在最朴素的道理里: - 不懂的东西不要碰 - 永远用闲钱投资 -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- 市场没有“稳赚不赔”

当又一个“千倍币”神话开始流传时,不妨问问自己: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,凭什么会轮到我?

也许五年前那2000万个屎币最大的价值,就是教会我们:在财富自由的路上,从来没有捷径。